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对职专数学“学习难”现象的解析与对策

时间:2014-05-28 15:48 点击:
摘要:在职专教育中,数学是一门既具基础性又有工具性特征的基础文化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学好其它课程知识,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要且作用重大。然而,由于生源参差不齐以及基础成绩较差、学习能力不强

  摘要:在职专教育中,数学是一门既具基础性又有工具性特征的基础文化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学好其它课程知识,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要且作用重大。然而,由于生源参差不齐以及基础成绩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加上学校管理不到位和教学模式老套等多层面因素,职专数学课程及其教学活动普遍存在着“不景气”甚至不容乐观的现象,集中地体现在“学生厌学、教师难教”方面。如何剖析职专数学教学难并有效地化解这一现象呢?本文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职专教育;学习难现象剖析;数学课程;针对性教学

  数学新课标强调指出:在学校教育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基础文化课程,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要求,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培养出既有较强实践能力又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数学学科既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的基础课程,更是学生学好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技能的基础。很多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现代科技、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广阔的运用前景。究竟为什么数学课程在职专教育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呢?本文试简要阐述之。

  一、对职专数学课程弱势现状的简要解析

  在职专教育中,数学课程的弱势现象及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行数学教材偏重于理论的系统完整性和论证的逻辑严密性,不能充分体现职专学生和课程教材的自身特点,没有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尺度,少而精”的职教原则,一言以蔽之,现行职专数学教材实用性不强。二是职教的办学方针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解决职业问题能力为主要目标,这就使得“重专轻文”的现象在所难免,弱势数学的命运自然也是难以改变的。三是职专生源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且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是由中考分流的尾生转化而来,他们在学习基础、习惯能力和品质信念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现象。四是学生进入职校后,没有了应试教学的动力和压力,各方期望值也较低,他们主要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掌握生存的本领,加之本来就对数学课程并不感冒,所以厌学情绪属于自然现象。五是职教存在生存性压力,全校上下大都肩负着生源招收和准毕业生推销任务,因而也就疏于对基础文化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在如此“内无动力、外无压力”的宽松环境中,谁还在乎数学学习呢?

  二、对职专数学“学习难”现象的有效性化解

  差距就是潜力,压力就是动力。只要教师指导有方、引导有度,并且做到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就一定能够有效化解上述问题现象。

  1、以激发信念为抓手,积极开展情趣化教学活动。数学性情冷淡,且逻辑推理性强,那些充满灰色的数字和符号令人没有激情。再说初中数学曾在职专生心灵中留下了难以抚慰的创伤,那种令人敬畏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有鉴于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激励、唤醒、鼓舞”。如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各类生动活泼、开智益能的活动情境,可有语言情境、多媒体情境、游戏活动情境等,不断激发学生的课程情趣和学习信念。再如生活现象链接法:在教学“等比数列求和”内容时,有教师事先讲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故事——张三向李四借了100万元,李四要他第一天还1元,第二天还2元,第三天还4元……以此类推,20天全部还完。问“李四这样有利可图吗?”如此寓教于乐的数学方法,既事半功倍,又能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念。

  2、以发展能力为追求,积极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在职专数学课程活动中,长期沿袭“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固定模式,使课程教学几乎形成了“匠工”生产“容器”的现象,完全置学生的情感和能力于不顾。新课程理念在重新确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关系的同时,倡导开展以能力为核心的“三维目标教学”活动,这就为数学课程活动指明了实践性方向。如指导学生自学,培养阅读习惯:在开展数学阅读活动中,可指导并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是什么(意思)”“怎么样(变化)”“依据(条件)什么”“有何联系”“是甚关系”“为什么”的阅读思维模式。再如,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解决模式: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分析所求问题—寻找原则方法—列式—演算—检查。还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搜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从而逐步把他们引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3、以因材施教为手段,积极开展激励性评价活动。学校教育是一项充满情感的艺术实践工程。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里的教学艺术,主要是指教师通过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在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同时,向学生传递催人奋进的学习情感、精神信念和道德情操。这对于患有“情感饥渴症”的职专生而言,显得尤为必要和更为重要。在职专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实行教学信息对称的基础上努力把握学情,积极有效地开展因材施教活动,并始终坚持以激励为主的学习评价和学生评价机制。如可以借鉴专业课分阶段开卷考评的形式:基础部分的题目采取小试卷分章节检查,期末考核试卷多一些应用类题目,学生既可以看书,也可或独立或合作完成。既可充分考虑不同层面的学生因素,又能有效克服学生为应付考试而产生的各种弊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职专数学教学存在种积弊已久的现象,只要坚持长期作战的思想,认真以待、克难求进、奋力拓新,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促使职教事业走向良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对中职数学教学现状的简要解析》吴雨桥2010.2

  [2]《对职教基础文化课程的调查分析》洪磊2011.10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